

為宣傳推廣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新技術新模式,提高我省稻田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總結交流水稻綜合種養經驗,推動我省種植業結構調整,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于2019年8月1日在鎮賚縣舉辦了吉林省農業綠色生產新技術新模式暨水稻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農業技術培訓班。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鄔曉東、科技教育處副處長侯宇心,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潘希波、副站長相洋,白城市農業局副局長于洪祥,鎮賚縣副縣長劉振春以及鎮賚縣農業局局長劉彥術等領導出席了本次培訓,共有來自全省各市(州),縣(市、區),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有關企業等代表共120余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本次培訓先后前往鎮賚縣四方坨子水稻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農業種植基地、好雨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現場觀摩。學員們對稻田綜合種養技術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對稻米加工過程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培訓班上,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于成龍就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有關問題為學員進行了詳盡的講解。昌邑區農技推廣中心陳俸研究員和梅河口綠之源農業合作社李萬勝理事長分別就稻田養蟹和稻田養鴨技術進行了培訓。
培訓班上,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鄔曉東強調水稻種養結合項目是我省主推五大現代農業新技術新模式之一,各地要認真學習有關技術,因地制宜做好技術推廣示范,落實好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技術模式推廣工作。并對當前階段農業生產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把項目和政策資金落實好,中部地區抓住有利時間落實好促早熟增產工作。二是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對二代粘蟲、草地貪夜蛾、水稻稻瘟病做好預警防治工作。三是采取才是把自然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各地農技人員做好技術指導工作,因地施策,及時指導,尤其做好秋吊、風災等自然災害應急補救工作。四是準確評估糧食產量。及時和農調大隊溝通,反應糧食產量情況,確保糧食產量數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