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吉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人才培養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工作部署,經過近一個月的前期籌備,3月6日,我站召開人才培養行動計劃座談會,這標志著我站的人才培養行動計劃正式啟動。站領導班子、專家導師與學員各抒己見,共同研究探討今后的培養計劃。
座談會上5位專家導師(呂躍星總農藝師、劉穎副總農藝師、任文藝首席專家、劉冬華研究員、劉建國高級農藝師)與15名參加了人才培養行動計劃的同志進行溝通交流,專家導師們一致認為非常榮幸接受此項任務,深知自身責任重大,將根據每位學員的特點量身定制一套能力提升計劃,盡快將每位學員培養成能獨擋一面的行家里手,爭取在2-3年內取得階段性成果。
座談中每位學員都發自肺腑地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致認為,非常感謝站領導班子為年輕人精心打造的一次能力提升機會,同時也非常感謝各位專家導師的無私奉獻精神,將盡快與專家導師制定學習計劃和方案,希望通過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在各自業務知識上能夠有質的飛躍,在業務能力、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上有所提升。
潘希波站長指出:此次人才培養行動計劃,是站領導班子著眼我站長遠發展,做出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的重要決定,用六個關鍵詞來概況本次座談討論大家的感受和心得就是:“機會”“必要”“壓力”“動力”“信心”“擔當”,這是大家的廣泛共識,都認為這是一個提升自我能力的好機會,都認為此次人才培養行動計劃非常必要,都表示會積極努力的學習,大家對未來都充滿了信心,這就是我們事業發展的基礎,也是我站事業向前邁進的內升動力,相信大家經過3年的學習,自身能力會有質的變化,業務素質會有較大的躍升,會在各自不同的崗位挑大梁,堪當大任。
潘希波站長就人才培養問題談了幾點意見,他說我站對年輕同志培養采取因材施教、定向培養,并采取老師帶學生,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制定計劃,明確方向,確立培養目標,拿出具體方案;二是要制定管理和考核機制,年終總結評比,將此項工作常態化;三是要培養方式要多樣性,優先派出學習、考察、調研、開會,可以參加指導老師的學術活動,鼓勵積極申報科研項目和課題,集中培訓每年1-2次,確定調研和研究課題,每年至少發表一篇文章,在全面學習基礎上成為某一方面突出的專家;四是要在注重業務學習的同時更加要重視人格培養,專業技術水平提高固然重要,人格培養更重要,每位學員都要加強自身修養,盡快成為一名值得信賴的擔當者。
潘希波站長強調:經過幾代人的多年努力,我站的整體格局、服務能力和對外形象已經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站容站貌和推廣人體現出的優良氣質,和腳踏實地、無私奉獻的推廣基因要傳承下去,這次人才培養計劃要因材施教、定向培養,希望大家抓住機遇,全身心投入,共同樹立危機意識,憂患意識,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為我站各項工作的發展當好排頭兵。今后在我站要倡導五種主流精神,即“團隊精神”“創新精神”“擔當精神”“學習精神”“規則精神”,使每個人都成為“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他人著想的善良”正能量的捍衛者。希望所有學員,要樹立遠大理想,拼搏進取,盡快成長,盡快擔當,有所作為,又紅又專,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時代。